石英谐振器污染控制与技术进程
人类研发和生产石英谐振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,而且这项技术至今仍不断在创新和进步,为广大生产厂家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利益,石英晶振虽然结构简单,但生产过程和技术相对复杂。而且晶体晶振是属于比较脆弱的电子元器件,许多因素都容易导致其故障或不起振,污染是其中比较大的原因,因此进行有效的污染控制非常有必要。以下是关于晶振受到污染后,极可能会发现的现象,以及晶振百年发展的技术进程和里程碑。
污染控制:
在制造石英晶体谐振器时,污染控制至关重要,因为污染会对以下方面产生不利影响:稳定性,老化,滞后,追溯,噪音,非线性和电阻异常(高启动电阻,驱动器的第二级,滤波器中的互调),频率跳跃,制造产量,可靠性等。
水晶外壳污染:
外壳和密封过程会对晶振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。单层吸附污染物含有~1015分子/cm2(在光滑表面上)10-7torr的外壳含有~109个气体分子/cm3。因此:在1立方厘米的外壳中,其内表面有单层污染物,当外壳在10-7托密封时,气体分子吸附的分子数约为106倍。这种吸附分子的解吸附和吸附会导致老化,滞后,噪音等。
什么是“f平方”?
标准实践是以频率变化△f表示通过研磨,蚀刻和抛光去除的厚度,以及电极添加的质量,单位为“f2”,其中△f为kHz,f为以MHz为单位。例如,蚀刻10MHzAT切割板1f2意味着去除厚度,产生△f=100kHz;并且蚀刻30MHz板1f2意味着△f=900kHz。在这两种情况下,△f=1f2产生相同的厚度变化。要理解这一点,请考虑厚度剪切谐振器(AT切割,SC切割等)
其中f是基本模式频率,t是石英晶体板的厚度,N是频率常数(AT切割为1661MHz•μm,SC切割c模式为1797MHz•μm)。因此,
因此,例如,△f=1f2对应于所有Quartz Crystal频率的相同厚度去除。对于AT切割,每f2,△t=1.661μm的石英(每边=0.83μm)。使用f2单位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可以比厚度变化更精确地测量频率变化。以kHz表示△f和以MHz表示f的原因是,通过这样做,f2的数量通常在0.1到10的范围内,而不是一些非常小的数字。
石英晶振技术的里程碑:
1880雅克和皮埃尔居里发现的压电效应
1905年在实验室中第一次石英热液生长-由G.Spezia撰写
1917年首次应用压电效应,在声纳中
1918年首次在石英晶体振荡器中使用压电晶体
1926年第一个石英晶体控制广播电台
1927年发现第一次温度补偿石英切割
1927年建成第一个石英晶体钟
1934年第一个实用的温度。补偿切割,AT切割,开发
1949年开发出轮廓,高Q,高稳定性的AT切割
1956年首次商业化生长的培养石英
1956年描述了第一个TCXO晶振
1972年开发微型石英音叉;石英表可用
1974年SC切割(和TS/TTC切割)预测;1976年验证
1982第一台具有双c模式自温感应功能的MCXO
虽然只是介绍了从1880年至1982年间的技术发展的重大事件,从1982年之后石英晶体和有源晶振技术突飞猛进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,使晶振一时之间成为比较热门的电子零件。截止目前,石英晶振已经成为各种产品领域不可或缺的频率控制元器件,80%以上的产品都需要用到它。